欢迎来到中国书画院安徽分院! 画院官网 | 真伪查询平台
 

艺术论坛 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论坛

鉴赏中国画 弘扬传统文化

日期: 2024-02-26    浏览:    [关闭]  [打印]

鉴赏中国画  弘扬传统文化

庞静玉

 

摘要: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居天地之中,称为中国,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指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中国传统绘画的门类很多,形式风格多样,不但有人物、山水、花鸟之分,而且有工笔和写意、众彩、金碧之别。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是艺术家的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过程,是现实精神和浪漫精神、写实方法和浪漫方法完美的结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 鉴赏 中国画

一、中国画的艺术魅力

中国画是有中国风格特点、举世公认具有艺术魅力的画。中国传统绘画融汇着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谢赫的“六法论”、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到齐白石的“似与不似之间”等,包括学养、意境、气韵、笔墨、风格等艺术创作经验和理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古人以画传情,融情于画。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表达方式之一,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文化底蕴,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

中国画,画的不仅是人物花鸟,更是心,是根据自然景物的神韵、画家的主观情感酝酿于心、行之于笔、留存卷轴的意境。画家们在绘画之前,把画面内容创作成与自然界相仿的事物,以形写神,用画家的高尚品格完善对物的造化,体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表现特征。文化人清高注重修养,灵感一来,挥毫泼墨,霎时山野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便呈现画卷。中国画受儒家、道家、佛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具有独特魅力。一副佳作,赋诗、题字、印章,简朴、清静、无为,颇富意境,是那么的高雅芬芳。中国文人作画多以梅、兰、竹、菊、高山流水为题,描绘自然风景抒发心灵感慨。画家眼里的梅、兰、竹、菊等并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君子的化身。梅,冰清玉洁,孤傲自赏;兰,清香幽静,芳草自怜;竹,超然脱俗,高风亮节;菊,隐逸洒脱,品性高洁。

图片1.png

八大山人擅长画荷花,陈鼎祚《八大山人传》称八大山人自幼“精绘画,尝写菡萏一枝,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清朝龙科宝也盛赞他“最佳者松莲石”,“莲尤胜,胜不在花,在叶,叶叶生动,有特出侧见如擎盖者,有委折如蕉者,有含风一叶而正见侧出者,有反正各全露者者,在其用笔深浅皆活处辨之。”八大山人的《墨荷》体现了“以形载道”的特点,“观物比德”的情怀。八大山人笔下的荷塘清冷萧索,墨色淡然冷漠无比凄迷;荷花虽然盛开,却没有艳丽的姿态,显得颓废与凄凉。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却表现的淋漓尽致,荷叶下的奇石笔墨浓淡变化丰富,立体感十足。石头画得上大下小,岌岌可危,但这个石头却就是不倒,表达了自己在这个动荡的社会里豁达、洒脱的胸襟。

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里独树一帜,有着无法比拟的历史地位。中国画作品是创作者的精神气质、情感理念的真诚流露,在创作过程中充分的展示对美的认识和特有的审美意识,艺术境界“静穆幽深”,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六朝时期谢赫明确提出了绘画“六法”,他以“六法”的标准作为品评古今画家绘画作品的准则。“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二、中国画的“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就是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相似,主要是指画家对所描绘的对象具有“意”的确定,强调画家个人主观对绘画对象的理解,借助笔墨表达绘画对象内在的生命和精神、内涵和神韵,实现“骨气形似”,传达画家主观个人精神因素在艺术中的重要意义。“气韵生动”的美学意义在于将绘画的根本价值归结到自然万物内在的生命描述,不能仅仅把绘画当成一种技法,要靠画家的天才、奇思和妙悟,有“穷尽理性,事绝言象”“极妙参神”“取之象外”的领悟能力。“气韵生动”在画面上的体现与“骨法用笔”有着紧密的联系。“气韵”是内在的心声,“骨法”是外在的轨迹,“气韵生动”由“骨法用笔”来体现,内在作用于外在,外在则通过笔墨线条的节奏变化而形象化,艺术化。明代茅一相在《绘妙》中说:“气韵本呼游心,神采生于用笔。----乃自始及终,连绵相属,筋脉不断,所以意存笔先,笔周意内,像内神全,思不竭而笔不困也。”从茅一相的见解看,评判一幅画作看其是否气韵生动,首先要看它是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否发自画者内心的真实感受,体现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接着再看笔法功力是否具有神采和法度。优秀的绘画作品它自始至终体现画家的激情与笔法韵律的和谐统一,落笔前神情激昂,思如泉涌。落笔时全神贯注,笔随心运。笔法精炼,气势浑然。线条生动有力,豪爽奔放,神采飞扬。“气韵生动”与“骨 法用笔”构成中国画线条节奏的形式美、风格美和笔墨美,充分体现其作品的艺术境界与审美追求[1]。

图片2.png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捕鱼、游赏、行旅、呼渡等人物栩栩如生,描绘精细,意态生动,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画中远近山水,气势开阔,村舍集市、渔船客舟、桥梁水车和林木飞禽,笔墨工致,位置得宜;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三、中国画的“骨法用笔”

谢赫所指“骨法用笔”,即用笔的骨力、力量美,画家能准确的用线条勾勒出对象的结构、体态、表情来表现艺术。谢赫之后,骨法成为历代评画的重要标准,这是传统绘画所特有的民族风格所产生的美学原则,同时又促进了绘画民族风格的完美发展。不讲究焦点透视,不强调环境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的影响。“骨法用笔” 的精神实质就是用线条运笔塑造形象,展现气韵的节奏韵律。画家们利用毛笔的灵活变化的笔法,在宣纸上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千变万化的点和线,写出形象的精神风貌,生气活力,展现绘画技巧及艺术创作才能,抒发各自的思想感情。

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中国画的造型是依靠线条,画家不仅用线条去画轮廓,也用它去表现质感、明暗、情调,以及画家的感情与风格,而且中国画的线条还有相对独立的美学价值。所以张彦远说的“用笔”很重要。

中国画的用笔都讲一个“力”字,如:力透纸背、力能扛鼎、棉里包针、金铁烟云,平如锥划沙,圆如折钗股,留如屋漏痕、重如高山坠石、变如百川归海等,都是要求用笔有力。在“平、圆、留、重、变”的基础上,用笔力求变化。李可染先生说:“中国古人对线条讲了很多描法,称为‘十八描’,实际上主要的只有两种:一是‘铁线描’没有变化的线,一种是‘兰叶描’富于变化的线,但兰叶描是在铁线描的基础上加以粗细、轻重、提顿变化出来的。大书画家的线条变化都不大,粗细、轻重、提顿之间顶多是三、七或四、六的变化。”

皴擦、点染是在大的线的骨架基础上加以补充,以进一步表现画面的体积和质感,逐渐形成画面的整体效果,使画面丰富起来。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基本原则,画家在画线条时粗、细、曲、直、刚、柔、轻、重的笔法“皆非画家凭空杜撰,乃各代画家在写生中,了解物状与性质所得。”(黄宾虹语) 中国画家的用笔方法,线条的创造,不仅表现了对客观物象高度的概括能力,也表现了他们在笔法上经过苦心探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

中国画的线条有节奏美和韵律美,线条在平匀的基础上,有控制有规律地提按、行顿、转折、轻重、疾缓等所产生的变化,形成了线条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各种线条的长短粗细、简繁、疏密、浓淡、虚实、组合、交错、顾盼、呼应,形成了整幅画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四、中国画的“以形写神”

中国画追求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古人常以写形、写景、写意等来表达感情的艺术特性,中国画中的“写”是激情的呼唤,情感的抒发,用线条塑造形象的同时充分表达了作画者的心灵感受,使画面充满生动活泼的节奏与神韵,达到一种磅礴的气势,体现了线条美的独特魅力。

清代石涛在《画语录》的(兼字章)中说:“字与画者,其具两端,其功一体。”石涛既肯定书法与绘画相通的理论,也肯定书法与绘画笔法是互通的桥梁。中国画的线条作为艺术语言,始终承载着再现客观对象和表达主观情感的双重任务。中国画并不主张对自然景物绝似的描摹,也不是完全脱离客观对象任意的涂抹和宣泄,就是说形和线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要使画家抒发情感与表现客观形态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

中国画有“书法用笔”和“书画同源”的说法,书法意在“写”字,要“力透纸背”,线条是书法艺术的生命,不同的书体产生不同的线性风格和美感。书法艺术具有丰富的内涵及千变万化的神韵,融入写意画的线条结构之中,会产生无限生机并极大丰富写意画的艺术表现力。书法中行草隶篆的笔意均能依据造型需要得到不同特点的发挥和体现。唐代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充分表明中国画与中国书法用笔运线的异曲同工之妙。要想纯熟地把握中国画“写”的技能与意识,中国画家还要具备一定的书法功底。在绘画上,无论画得多好的线条,如果脱离了它所要表现的对象,就成了没有价值的笔墨游戏,有质有韵的线条才具有感人的力量。

中国画家画竹画的是胸中之竹,画人便是画心中之人。中国画,以形写神、以物达意,从画实物到画意境,从画物到画心,从形似到神似。这就是 “传神论”。“传神论”从微观上讲,在描绘传达人的气质、气息、本质及神韵; 从宏观上讲,是通过画面的整体效果,体现画家创作以及审美体验中喻知观众的精气神。

五、中国画的笔墨神韵

中国画的美在意境,而意境之美在于作画者所散发的文墨之气。笔墨是国画的绘画技法,直接表达中国画的艺术境界。笔墨是通过画家描绘自然景物进而表达画家个人的思想情感、心灵诉求。黄宾虹认为“用笔之法,从书法而来”,“自画法失传,古人用笔,存于篆隶”,故“作画全在用笔上下功夫”;还说“作画不求用笔,止谋局部烘染,终不成家”。

画家用传统精妙的笔墨技巧,以“骨法用笔”的抒写功能,展现线条的无穷变化和情趣,以墨色的独特韵味呈现感人的艺术效果。笔法要求平、圆、留、重、变,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所以有“枯笔取气,湿笔取韵”之说,它们也各有所短,因为“太湿则无笔,太枯则无墨”。高明的画家,必须把这一对矛盾统一起来,使画出的墨线具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妙,这才是用笔的上乘。所谓“刚柔相济”是指笔线形式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由于画家的禀赋与修养不同,常常在笔线上缺失“刚”或“柔”。

但从画史上看,确有一些笔墨功力深厚的画家,能够统一这个矛盾,他们笔下的线条能够“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则银钩”(欧阳询语),达到线条形式美的极高境界。明莫是龙在《画说》中提到:“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作画“以墨为主”,“以墨为彩”,依靠墨色解决画中的一切问题,是中国画的独到之处。

石涛把“笔墨”的根本称为“一画”。他在《画语录》的《一画章》中说:“——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石涛的“一画”论与唐代所说的“一笔画”,不论是艺术思想方面,还是绘画技巧方面都有更深层次的发展与见解。他认为绘画创作和宇宙、天地、自然的创造一样,也有根本法则,画家要善于遵循和运用这一法则,化为己用。画家一旦把握“一画”之法,就可以在创作中凭“一画之洪规”借物抒情,表现画家的情思、展现构思的意境。他说“一画落纸,众画随之”,这里的“一画”包含画理与法则,“众画”则指具体的笔墨,而画家正是由于把握“一画之洪规”才能透过客观自然的表象,探寻自然的法则和条理。获取审美感受和审美判断,最终在作品中构成完美的艺术表现。

墨是一种颜料也是一种色调,墨色的深浅与浓度的变化丰富,可调节国画作品的整体色调,使画面更接近画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境界。“作为中国画的物质构成与中国文化精神在中国画审美中的总和,笔墨不仅是中国画创作的表达方式,也是审美主体情感、理念和心灵感应在宣纸上的宣泄。[2]

笔墨的驾驭是传递情感的主要方式,或是明丽,或是低沉,都将传递不同的情感。墨的主要运用形式有纯色晕染、墨色为主以及多色彩画等。不管是传统国画艺术还是在现代国画的创作中,笔墨表现都是必用的一种表现方法,无论颜色的搭配还是对墨的单一利用,都呈现出不同的情感意境。“文人画”是中国画创作中笔墨表现的理想境界,是创作者情感表现与人文素养的深度结合。中国画的基本笔法是点、线、面三元素,灵活的点、线、面有助于更加充实地表达画家的情感。线条不但可以刻画创作对象的轮廓、形象,更彰显着创作者的艺术情感,借助线条的不同变化还可以增强国画作品的情感渲染力。

元代画家倪瓒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逸耳”,道出了中国写意画的本质内涵。倪瓒这里说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不能理解为草率涂抹,不讲造型的笔墨游戏,而是一种熟能生巧的挥洒自如,是高度精炼的笔墨神韵,是写意精神中“写胸中之逸气”的激情状态。写意人物画的笔墨只有进入“写胸中之逸气”的自由境地,才能真正品味中国画写意精神的魅力所在。

图片3.png

      宋梁楷作《六祖斫竹图》是集中表现中国画笔墨效果的杰作,画面刚劲老辣、简约恢弘。寥寥数笔,便惟妙惟肖地勾勒出慧能神气活现的生活画面,每一根线条都显露出作者的感情,笔墨中饱含人物内在的生命力,将笔墨神韵融入到新的高度。                                                    六、中国画的留白

清代笪重光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代画家汤贻汾在《画鉴析览》指出:“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说的也是绘画中,笔墨未到的空白处,同样是有意义的,是影响画作整体效果的重要因素,因而在创作和欣赏中不可忽视。

画家为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感受,只有超常的夸张,才能使观者印象深刻,才能使人们得到艺术上的满足。大胆的裁剪,为了突出主要形象,中国画的裁剪可以直到空白,“此时无声胜有声”,以空为有,以少胜多、以虚代实,目的是给观者以再创造的余地。

“留白”艺术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虚实相生理论、天人合一思想有着深度契合。书画等艺术中的虚实观念,源自先秦道家哲学中以虚无为本、有无相生的理论。《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庄子?人间世》也有“唯道集虚”、“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论述,在老庄哲学中,无为无形的“虚”、“无”是认识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留白”法则的哲学根源和依据,历代书画创作和理论受其影响极为深远。

同时,在道家和儒家的哲学中,都有关于“气”和“阴阳”的观念,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留白”艺术在传统哲学观念的影响下生成,注重内在的和整体的平衡,注重精神气质和内涵,在美学上呈现出均衡美、节奏美、空灵美的特征。

图片4.png

      借山图之四(洞庭君山)齐白石对于实景都进行过大胆的剪裁和提炼。《洞庭君山》构图极为简洁,中景为君山岛,近处一艘帆船,远处一轮红日从云层中喷薄而出,大面积的空白,更显湖水辽阔之感。此画他后来又画过多幅变体画,如在狭长的立轴上,还是三个景物,但空间拉得更开。

中国画的留白,是其独有的表现手法之一。“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白是通过欣赏者的审美联想和想象而获得的一种意象空间。它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传统的审美意识、观察记忆方式和艺术表现方法相一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国画的空间是一种通过联想和想象形成的事物,留白是创造意境的重要方法,也是构成画面形式美不可或缺的因素。留白与其他因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留白,也就失去了中国画的艺术魅力。

 

①以“一画”之法   参“笔墨”真谛   王国能,笔名谷农,号翠屏山人,男。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攻写意人物画兼工笔人物画。

屈菁,屈健,从“世纪之辨”看当代笔墨创新[J].学院文萃,2016(9):121.


画院动态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信息,请致电

152 0988 8789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京商商贸城J区二街RB栋4楼  电话:15209888789

Copyright 2015-2024 Allrights Resevred  技术支持:分形科技